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丰收’0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家收养的,生活得嘛,马马虎虎。自从他十五半岁那个养父母像中大奖一样的突然老蚌得珠一般得了个小幺儿,李晓就成了这一家人的免费打工仔、上门小工等等,反正百身兼多职。养父母一家对他还不坏,就是与对待小儿子相比,差别比较大。李晓倒也不大在乎,反正他也没地方可以,安安心心的呆在养父母家里。

    苏家湾离镇上有三公里左右,直线距离,从地图上量是这样。如果从十田坳翻过小山过去要近一些,山上有片柑橘园,秋天的时候橘花香满山,清静而宜人,倒是个好去处。如果不想走山上的石板道,走公路的路,路程会放大为接近五公里多点儿才能绕过去。

    相比走公路,李晓更喜欢翻山。柑橘属芸香科柑橘亚科,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满山的柑橘树一年四季常绿,不落叶的,那深浓的绿看上去总是有一种洗涤心灵的力量。更别说橘子花开的时候,远闻清幽,近嗅扑鼻,只觉得精神大振,天地都静了下来一般。

    事实上小镇还是挺美的,至于看在李晓眼中便是如此。除了镇子北边的安东科技公司,其它的大规模的工业化企业还没有到达这里,小镇保持住了比较高的绿化率,更有怒江蜿蜒流过小镇,江这边,还有江那边,绿树成林,自有一分和谐的美。

    一到晚上,月光洒落,溅出江中碎粼点点。远处的采沙船沉闷的声音传得悠远,又有一盏昏光的小灯挂在采沙船支架上摇曳摆荡,喧闹中透着别样的宁静,小镇顿时变得温柔甜美,虽然还不至于引出发酸的诗意,但要感受它的美也不难。

    李晓挺喜欢这个小镇,虽然他不爱说话,每天收工关店的时候,踏上那翻山的几公里之前,他习惯性的要得江边去看看,任微腥的江风吹拂,直把狭长的眼皮吹出一股子惬意的眼神。

    哦,李晓没工作,但也不算无业游民。他今年正好二十二岁,身高倒是有一米八一,高挑修长,算得上挺拨。不过脸长得就很一般,算得上白晰斯文,属于那种第一眼看上去不见得会喜欢,但也不见得会讨厌的普通人长相。整体五官当中,就眉眼还过得去,眼光清亮有神,眉长而挺直,显得清新而机灵。不过他脸上常常带着一种慵懒的表情,就显得清新有余而机灵不足,更显平常。

    收养他的父母在镇上开了一家非常小的超市,李晓就在那里看店,店长、收银员、服务员、清洁工、仓库保管员,他一个人全兼。还好,一般情况下店里生意都比较清淡,属于富不了也饿不死,收入刚好够吃穿度用的范围。

    李晓大学念的是一个很冷门的系别,地质工程。天知道他哪股神经没接对,才选了这个。结果毕业后果然不好找工作,要不是他不满意工作,就是工作不满意他。岁月蹉跎来蹉跎去,在大城市呆了几个月花掉不少生活费后,工作仍是没找到,李晓干脆回家卖咸鸭蛋——他当真在菜市卖了两个月的咸鸭蛋才帮忙家里打理那个小超市。

    李晓这人性格真的很懒散,也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失去记忆的空白,还有小镇太过悠然的生活节奏,把他养育成了典型的胸无大志的八零后,好逸恶劳,还带点不切实际的幻想主义。他打算一辈子就这么过,以后找个看得顺眼的小村姑当老婆,生个打小就在田梗街边放肆的小混世魔王,一家三口继续在小超市里混天过日。

    现在已经是十月上旬,这里的天气虽然早晚已经会退凉,可白天依然还是挺炎热。李晓嘴里叼着一根冰棍儿,打算把地拖完了以后就关店,然后去江边看看,吹吹江风,放松一下心情。

    冰棍才刚刚啃完,李晓看到外面的情况乱了起来,一大帮子人匆匆的拿着的桶和盆等等,怀抱着一切容积比较大的容器,集体往江边上冲。那阵仗,很有点□时斗走资派的势头,又像斗地主分田产,所有人都积集得很。还没有来得及挂掉的裹小脚老太太都在颠着小脚往前冲,一张老脸兴奋得油亮,很像是脑中风的前兆。

    出什么事了?记得上一次这么热闹时,好像是老刘家中药铺的店面烧得轰轰烈烈,大家才这么热情的奔走围观。小镇趣事少,着火一家药铺带来的轰动效应对小镇人民来说无异于神舟七号发射上天。

    国人都爱看热闹,这是华国人几千年来一直都没有改变的劣根性,李晓当然也不能免俗。楞了楞之后,李晓放下拖把来到门边,伸头出去到处望。

    几个半大小子举着盆飞快的跑过,嘴里一直在嚷:“快点,快点!晚了就捞不着!”

    捞什么?

    李晓心里大是纳闷,扔下拖把关上门,也跟着人潮往江边奔去。

    作者有话要说:  又开了新书了。呵呵,闲不住,我这样的闲人把没事爬格子当作了一种消遣。

    这一次,争取给大家带来一个让人喘不过气的紧张故事,喜欢能继续娱人娱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