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古国谜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掘。

    这两个乖孩子,拿着小本子奋笔疾书,唯恐落下一句话,一边记录还一边鸡叨米似地头点个不停。

    我和韩汝志跟在后面听了好一会儿,太多的专业术语、复杂的断代分析和旁征博引的示范举例,让我俩如坠云里雾里。毕竟与专业有着很大的差距,又不便“不耻下问”,也就没有了兴趣,索性寻了个高处,边抽烟边看周围的景色。

    远观这座城池,并没有觉得有太多的新奇。近看之后,才觉得很值得玩味。城墙虽已坍塌,但从残垣断壁间,还能依稀看到当年的轮廓。四方的城池每边大约千米左右,只有南北两座城门,南北、东西方向各有两条马路,把城池均匀地分隔成井字形。

    马路两旁是低矮的,已经全部倒塌的民房,民房多为青石砌筑,阴沉木辅助,依稀之间还是可以看得出当年的模样。我们并没有看到商铺,或者是服务设施。想是原始社会初期,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萌芽阶段,还没有发展到产品过剩、交易互利的程度。

    井字形中间的建筑,明显高于其它部分,估计是城主或者统治者办公居住的地方。

    见周围没有危险或是野兽出没,也不知道杨教授的实地教学何时才能够结束,就打了声招呼,和韩汝志向城中心走去。

    走在几千年前的街巷中,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兴奋、不是好奇,也不是那种寻幽探径的刺激。

    怎么说呢,这种感觉是臆想的成分大于现实的触感。总是不自觉地在脑海里,不断在复原着自己臆想生成出来的当年的情形。没走多远,韩汝志用手挡了我一下,歪着头侧耳辩听细闻。

    这家伙耳聪目明,鼻子也特别好使,在棺材山中我就见识过。他带着我拐进了一条小巷,绕过座座民房废墟来到一个僻静处,指着一处角落说道:“有人来过这里,就在一天之前。”

    见他神经兮兮的样子,我不觉好笑,暗讨:“这家伙满脑子阶级斗争,革命这根弦儿绷得也太紧了,该给他放松放松了。”就对他说,“按照教授的说法,我们是三千年来一睹佛古伦古国风采的第一人,还有谁会比我们更幸运?”

    话刚出口,我的脸就将僵硬了起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竟然看到了一坨人的粪便,而且还是新鲜货。不觉一愣,还真是有人捷足先登!

    一有这样的念头,马上就想起了潜逃的“哑巴”,难道说他不辞而别后来到了这里?当下,四周查看了一番,除了个别地方有翻动迹象之外,并没有看到更多的痕迹。

    我俩马上返回到杨教授身边,他们也刚刚从一间相对完整的民房中钻出来。顾不上拍落身上的灰尘,就研究起手中的一个石碗来。我们把发现的情况通报后,他说道:“在这样的地方,一个人是很危险的,应该想办法找到他。不管他是出于怎样的动机来到这里,必定人多势众才好同进同退。”

    关于“哑巴”的事情,事前早已经和杨教授讲过。邝威出事后,杨教授对生死离别又有了新的感受,早已摒弃了主流与非主流,正规考古与偏门盗墓之间世俗的看法和门第之见,明显地从人性的角度更为理智地看待问题了。

    于是,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先开始找人。按照城池的街道划分,我们找了三个区域,什么也没发现。但是,在搜索过程中有一个发现,引起了我的兴趣。这座城池被井字形街道分成九块,我们查过了三个区块,也就是三分之一的地方。期间,只要是有可能躲藏人的地方,我们几乎都钻进去看了。

    这个发现就是在反反复复、钻来钻去中产生的。遍查了三分之一区域后,我们并没有发现有人、哪怕是动物的尸骨,灶膛里的柴火也是完全燃尽的。

    在这样的一座废城之中,没有人和动物的尸骨,本身并不奇怪。人死之后,可以葬于城外的坟地。赶着猪牛鸭鹅整体迁移弃城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如果是从容撤离,那就不会任由灶膛里的柴火燃烧下去的,再粗心大意的人,也会灭了自家的炊火,才会登路启程。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从容不迫,另一方面是间不容发。一个问题出现了两种可能,这究竟又是为的哪般?

    ==========================================================================================

    猴子的肺腑之言,很灵的哦:

    收藏本书,一生幸福;推荐成功,意想天成;红票一打,万事通达;每日阅览,真诚永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