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四脚怪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猴子的肺腑之言,很灵的哦:

    收藏本书,一生幸福;推荐成功,意想天成;红票一打,万事通达;每日阅览,真诚永远!!!

    满族人信奉萨满,在萨满的理念中榆树和柳树是繁盛、传衍的象征,是生命的起源,种族兴旺的体现,并能够护佑满族氏人的平安康寿。满清问鼎中原后,在满族聚居区就有必须广植榆柳的不成文的规定。所以,就是从这个细节之中,才推测出,这里与满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有着不解之缘。

    一听她说到文化现象,不免想起在八道河子,给常安邦讲槐树柳树吸收阴气、聚集晦气儿的事儿,没想到各异的文化冲突之间,差异如此之大。

    柳一一意犹未尽地说,当初杨教授仅凭一块儿青铜铸片,就推定库古伦古国存在于长白山中。她就曾提出过疑问,认为证据单一,证物太小。现在除了看到神树以外,高逾百米的神鹰雕像,也为教授这个推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满族有一种祭祀叫“放大神”,是对在长白山修炼道行的诸位大神进行顶礼膜拜。这些大神中有很多是动物神,狼神、虎神、熊神、野猪神……

    听到虎神,我忽然想到,花正园进山前和宿营时祭山神的情景。当时,杨教授悄悄告诉我,祭山神的仪式非常久远,最早的时候祭山神,祭就是虎神,到后来山神的含义就更为宽泛了。心里正在开小差儿,柳一一连串的大神儿,已经叨咕到蟒蛇神、鹰神和雕神。

    她说,我们面前这四尊神鹰雕像,也许就是放大神时祭祀的鹰神,曾经对我们穷追不舍的三眼巨鹰,一到这片林子外,就止步不前,也许就是出于对这里的敬畏。听到这话,我也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向这里来时,我还在纳闷,它们怎么没有走进来继续追踪我们。而且,出了这片林子后,天上再也没有见到巨鹰的身影。

    说完石雕神鹰,我们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半榆半柳怪树身上。既然,满族把神树作为上天的天梯,里面应该会有通道或提示。居高望远,说不定还会找到杨教授他们。

    表面起起伏伏包疖密布的大树很好攀爬,三十米过后就发现了数个米宽的洞口。因为不知道里面的情况,所以沿途用荧光棒做了标记。进口出口爬了几个洞,发现去向各有不同,但还是确定了一条直通到树顶的通道。

    爬过一段窄洞后,我们便进入了神树中空的树干。树干里面是直径六七十米的空间,四周是盘旋而上的悬壁石阶,这石阶类似工程制造里面的悬臂梁,一端悬空,另一端插在树皮里。每级台阶宽不到两米,长不过三米,走在上面心突突直跳。

    沿着树干的垂直方向,每隔三十多米左右,树干上便开有与外面通联的舷窗。舷窗之外,是榆柳粗壮外展的巨大枝杆,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建成的这个怪物。我想爬出去,全方位观察一下四周的情况,最好是能够发现杨教授他们。柳一一以安全为由竭力阻止。

    垂直上升了三十多米,我们面前出现了第一个,类似于楼板的半环形的休息平台。看看一眼望不到头的树顶,几十道阳光从舷窗之中照射进来,刺破了黑暗,灼的眼睛疼痛流泪。两天来,我们一直在没有日月没有风雨的环境里跋涉,此时,见到阳光说不出的倍感亲切。

    到达第二个休息平台时,透过舷窗看到的是这片绿洲一望无际的密林,怎奈树皮的厚度太厚,我只能通过类似于单筒望远镜的管子,来个管中窥貌,所以视角很是狭窄,限制了更大的视野范围。有些气馁地放弃了找寻杨教授的初衷。

    到达第五个休息平台时,我俩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了,阳光已不再照射进来,因为从上两个休息平台开始,我们的高度已经进入了云层。连抽了两只烟,紧绷的肌肉才得以放松,柳一一也瘫软地躺在平台上,无聊地把手电开开关关。

    当她玩的没趣,又将手电的聚光按钮按下后,忽地从地板上坐了起来,把我惊出一身冷汗。

    她指着上面说有东西在动,我一直习惯使用头灯,虽然它没有聚光和频闪功能,但不影响两只手同时使用工具。接过柳一一的聚光手电照去,由于距离太远,也看不太清楚。只是隐约地见到,在我们头顶七八十米高的地方,一个巨大的黑影在来回的摆来摆去。一度松懈的神经立刻紧张了起来。

    拿起了接长了木把儿的青云,我俩悄悄地向上摸去,越接近那个东西,越觉得怪异眼熟,距离不到三十米的时候,终于看清了它的面目。

    这是一个硕大的,几乎与中空的树干等径的青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