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花脸蜘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讲述了美丽的传说之后,杨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推测。他怀疑封禁政策的做法,从表面上看是统治者害怕挖参者挖断了大清龙脉。但实际上极有可能,是为了保护佛古伦古国的秘密。

    但是,这个秘密究竟是不是存在?是不是与龙脉,以及新发现的纵贯大江南北的特大龙源有关系,只有找到后才能见分晓。一番话,听得大家热血沸腾,都为能够得到这次机会而感到无比的庆幸和兴奋。

    直到今天,我把当年所亲历的那些事情记录下来,变成文字的时候。我也没有弄明白,龙脉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究竟重要到何种地步,甚至需要动用国家机器,来搅碎一切觊觎的企图和可能出现的不利可能。

    听了杨教授的所说,我也暗自窃喜,这一次进山可是来着了,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窃喜之余,不禁又想起了那块龟甲。这龟甲定是远古之物,上面纵横交错的灼痕天机难测、神鬼难辨,还不知道隐含着多少秘密,如果它真的能够与佛古伦古国建立起联系,那么这些秘密所具有的意义,绝对是要远远大于“慕容宝藏”的。

    根据当时的情形,常爷必是在棺材山里找到的龟甲,它是怎么到的那里?棺材山下究竟还有多少的秘密呢?一想到已被大水灌满的棺材山,只觉得天意弄人。

    当晚,老把头花正圆找了个避风石崖安营扎寨,之后他又是在东南角用三块石片搭起了小庙,说些祈求山神保佑的话。

    坐在不远处挑着脚上大水泡的匡威,不屑一顾地嘀咕道:“这年头还搞封建迷信,怪不得穷的叮当响。”话音儿还没落地,帮着柳一一做饭的江海洋大声喊道:“吃饭喽!”

    花正圆听罢,暴吼着冲了过去,“他娘的,懂不懂规矩,找耳刮子扇啊!”这一叫,把三个学生吓得小脸儿煞白,谁也不敢说话了。杨教授呵呵一笑,说花老兄这把头的脾气还是没改,我们也不是来采参的,哪有那么多规矩。

    花正圆马上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悻悻地离去。本想吃完饭就早早休息,结果被花正圆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两个小男生郁闷的很,就围在教授的身边诉苦。柳一一仍然是嘻嘻哈哈心宽得很,还不时地拿着他俩取乐。

    杨教授也真是不易,既带队想着大事,又要当爹当妈管着学生们的生活,还时不时当思想政治工作者,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

    他说,也不怪花正圆的粗暴,山里的规矩很多,甚至有的习俗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很迷信的。但是,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就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头上。既来之则安之,才能够相安无事。

    紧接着,就给我们说了些在长白山里的一些注意事项。他说,花正圆在东南角搭起小庙,是在祈求山神保佑我们不被虎狼所伤、不迷失方向的,千万不要表现出来不敬。在语言上也要尽可能避开禁忌,比如说:不能说吃、放、挖等字或词。吃饭叫拿饭,回帐棚睡觉叫“拿房子”,挖人参叫“抬参”,抽烟叫“拿火”,做饭叫“端锅”等等。

    大家一听,才明白这些词语,都是与采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不再埋怨花正圆的粗鲁莽撞了。毕竟,他一辈子都在和大山打交道,大山就是他的衣食父母,是他一生厮守的归宿,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对山的依赖,对山的崇拜,甚至是对山的敬畏。

    我原想按照自己养成的习惯,编排夜间轮流守夜。老花的儿子不让,说没有必要,他带来的那条狗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个任务。

    我看了看那条黑,竟然看不出是什么品种,好像是几种狗杂交的后代。一路之上,它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跟在我们的身边。我老家有句老话儿----咬人的狗不叫,叫嚷的狗胡闹。现在我多少明白了,任凭花正圆本事再大,仅凭老七迷迷糊糊的一句话,找到那个地方也是大海捞针。这条黑狗,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长白山原始森林,虽然不同于南方热带雨林的湿滑难行,瘴气随处可见。但是,危险也是无处不在,特别是经年积攒的陈枝腐叶,在山泉溪水的浸泡下,形成了一个个被当地人称为“大烟泡”的沼泽。类似于陷坑的大烟泡,就是常年穿梭于山里的人。也没有十分的把握辨别区分出来,所以非常的危险。

    第三天,恢复体力并已经逐渐适应了的江海洋,一直冲在前面,对大家一再的提醒充耳不闻,对黑狗的一味阻拦也不理不睬。结果,一下子陷入了大烟泡中,好在花正圆早有准备,抛出绳子将他拉了上来。吓得我们大家也不敢造次了,只有老老实实地跟在老花爷俩身后的份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