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会骑马了不起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户人家正在垦荒。

    农夫领着两个儿子,在前面拉犁,农妇在后面扶犁。

    这户农家没有耕牛,好在两天前,上面发放了新犁,免费的。

    而且新犁用起来很不错,爷仨拉着,也能轻轻松松破开土地。

    父子三人都弓着身子,身上的粗布衣裳,早就被汗水浸透,挂着一层汗碱。

    两个儿子都尚未成年,老父亲心疼儿子,就停下来休息。

    农妇走上来,心疼地查看儿子肩头,被绳子累出的血印。

    农夫也揉揉酸疼的肩膀,回头望望身后新开出来的田地,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他是从战乱中过来的,深知乱世之中,人不如狗。

    现在虽然苦累了点,可是世道安稳,只要舍得下力气,大干几年,再买上一头牛,给两个娃娶上媳妇。

    这小日子,美得很。

    农夫抬头北望,远处隐约可见巍峨的城墙,那是隋朝新建的都城大兴。

    哦,现在叫长安。

    好像汉朝的都城,也叫长安。

    西北望长安,长安长安,真希望这国家能长治久安,百姓能过几年好日子。

    一队人马停在地头儿,一瞧就是城里的贵人,现在踏春的话,好像早了点。

    老程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他一侧身,从马上一跃而下,嘴里大声吆喝:

    “农家,这新犁好用否?”

    农夫连忙上前回话:“回贵人,比以前粗笨的长犁好用多了。”

    跟上来的李愔顿时心中大为受用:“哈哈哈,知道这犁叫什么名字吗?”

    “里正说了,叫曲梁犁。”

    农人瞧瞧李愔,跟自己的儿子年岁差不多。

    “知道是谁改进的吗?”李愔得意地瞥了老程一眼:骑个马就把你得瑟的,本王还会研制新犁呢。

    那农夫摇摇头:“不知。”

    吭吭,老程还是没忍住笑出声。

    李愔也不在意:“记住,曲梁犁是梁王改进的。”

    说完就继续安步当车,也好几十里呢,且得走一阵子。

    身后传来农夫儿子稚嫩的声音:“阿耶,梁王是哪个?”

    随后是农夫的声音:“梁王当然就是梁王啦,儿子你记住,有了曲梁犁,咱们就能多开垦荒地,多收粮食,那梁王就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无论何时,都要铭记梁王恩德。”

    “孩儿记下啦……”

    父子的对话,被春风吹送到李愔耳中,他脸上嬉笑的神情渐渐消失,稚嫩的面孔也变得严肃许多。

    他改进曲辕犁,也不过是一时兴起,并没有想得那么深远。

    可是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一个无意间的举动,却改变了不知道多少农人的命运。

    莫非这就是自己回来的意义吗?

    走了一路,李愔思索了一路。

    “贤侄啊,这边就是你程叔叔的食邑,土地肥美,庄户富足,哈哈哈。”

    老程又开始显摆,估计是想找找刚才的场子。

    李愔翻翻眼睛:“不知程叔叔有多少食邑?”

    “七百户。”老程傲然道。

    李愔嘿嘿两声:“裴寂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王君廊、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皆一千三百户;一千二百户的有长孙顺德,柴绍,罗艺……”

    “得得得……”老程赶紧打住,好像他的七百户,确实没啥值得显摆的。

    又往前走了十几里,过了一条小河,前面的地势也为之一变。

    远远的,已经可以望见巍峨的秦岭余脉,这里的土地也基本没有开垦,荒草遍地,一下子就变得荒凉起来。

    不远处,可以看到沟壑纵横,起起伏伏,仿佛突然之间,就进入蛮荒之地。

    “哈哈,贤侄啊,你心里有点准备,这里就是你的食邑之地,三百户。”

    程咬金这老货,报复心还挺强,嬉皮笑脸,哪有一点当长辈的意思,典型的为老不尊。

    看到李愔似乎在低头沉思,老程便继续摇晃着大脑袋:

    “贤侄啊,这里地下全是石头,可开垦的耕地极少。”

    “若是风调雨顺,庄户尚能勉强果腹;要是稍稍差一些,那些庄户,就全靠着官府赈济。”

    说着说着,大概是也觉得这样幸灾乐祸不大好,实在太打击人,于是老程便收起嬉笑之色,转为语重心长:

    “贤侄,我从中书省听说,你还立了军令状,说要这里的庄户,年入万钱,贤侄啊,你还是太年轻,怎么能夸这种海口呢?”

    看到李愔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黑漆漆的石头,老程连忙后退几步:“小子,某警告你,你打不过某的!”

    老程以为李愔是急眼了呢,却不料李愔哈哈大笑:“程叔叔,你有所不知,本王这手指,专能点石成金!”

    (求收藏,求投资,求追读,谢谢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