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7章 如此萌芽的共享单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早就听说易总风采,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呢。”

    简单握手,坐下以后,易阳开门见山,说:“电话里说得不怎么清楚,再详细说一下吧。”

    马文武点点头,却显得并不怎么急躁,叫来服务员,点了三杯咖啡,又叫了几份轻食,做完这一切以后,才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

    马文武显得十分兴奋:“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我想要不了一两年,我们就能完全占领所有的大学市场了!”

    席伶伶也笑了笑:“我们在一些大学里也是遭遇到了别的外卖企业的竞争,但是怎么说呢,无论是饿了么,还是新的外卖企业,在跟我们竞争的时候也没有一点优势。”

    易阳点点头,他当然是知道的。

    原因是多层次的。

    首先当然是技术优势。

    马文武主导开发的app技术优势明显,这一次还聘请了本校一个毕业的师姐设计iu,做出来的界面美观大方,而且因为这不是他第一次创业,融资轻车熟路,这么一个一下子就能见到收益的项目,再加上之前创业的经历,投资人都愿意将钱投给他。

    资金加上技术,使得他的整套服务系统已经跟别的校园外卖软件有了代差。

    校外买早就已经实现平台订餐了,只是这个过程需要学校的服务站管理员一家一家地跟校内的餐馆签订协议,但做起来并不难。

    因为专精,后来发展成了商家主动来找他们。

    而饿了么因为面向社会的平台,外面的骑手没有办法进来,学生兼职还要靠打电话订餐,自然就没有办法和校外买竞争了。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不缺钱,购置了足够多的自行车!

    饿了么在学校里最为失败的就是这一点,目前他们在校园里没有车!

    要做外卖兼职,你首先要有一台自行车。

    在大学里,愿意买一台自行车通勤的,总体来说并不算多。

    要做兼职的学生往往是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很多人甚至买不起一台自行车,而需要自行车的门槛就将这一部分的学生给拦在了门外。

    而校外买的优势就在于,每一个校园服务站,都有可以免费提供给兼职人员的自行车。

    当然,也只有在大学校园,才能做这样的服务站,因为一方面是很多大学不允许校外的外卖人员进入,另一方面是校园周边甚至校园内部的餐馆,和宿舍的距离靠蹬自行车已经够用了。

    马文武说:“而且我们还对自行车的使用规则进行了调整。”

    “我们还购置了一批电瓶车,设置送单积分,完成一定数量的订单后,可以解锁免费使用电频送单车,这样的话,我们在投入极少成本的条件下,提高了送外卖的兼职同学们的积极性。”

    “而如今已经被验证了,我们的这种模式是成功的!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在更多的高校不断复制这种模式就好了。”

    “所以下一轮的投资根本不需要担心。”

    顿了顿,马文武说出了令他有些不解,又有些兴奋的那个消息,“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毫基金有投资我们的意向。”

    明毫基金,就是他们东海大学的捐赠基金。

    这是一个称得上传奇的捐赠基金,在过去的十年中,年化收益近10%。

    在东海大学有一句话,明毫基金不投垃圾项目。

    反过来理解就是,明毫基金能投资的项目,往往有巨大的潜力。

    但是在这一点上,马文武却很犹豫。

    明毫基金给出的报价是,估值一个亿,投资三千万。

    因为有易阳的10%反稀释股权,再加上前两轮的融资,如果接受了明毫基金的报价,那么接下来融资就会很困难了。

    回想着上一次的经历,就是因为在接受融资的时候没有处理好,才最终不得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马文武很犹豫。

    但是明毫基金投资的优势却又让人难以拒绝。

    明毫基金,不仅是资金,更是渠道,而且还是一张名片!

    在某种层面上,有点类似,股神投资的项目,你觉得它能不能火?

    马文武说:“所以,我想听听你的建议。”

    易阳摸着下巴思考了一阵子,突然笑了起来,“这个还用考虑吗……将来全国的外卖市场大约是2500亿的规模,校园外卖在这个基础上哪怕只占2%,都有50亿,这是我们的上限,而看上去这个上限不难达到,这个报价……略低。”

    马文武摇摇头:“这是他们的底线,所以……你的意思是拒绝?”

    虽然要舍弃一些来自明毫基金的优势,但是马文武也没有那么心疼。

    毕竟,眼下想要投资校外买的人很多。

    易阳确实摇摇头:“明毫基金的投资,意义又有些不同了嘛……能接受最好。”

    “那你……”马文武皱了皱眉。

    席伶伶也有些奇怪地看向易阳。

    易阳没有直接回答,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说到刚才那个积分使用电瓶车送外卖的机制,我有一个想法。”

    “嗯?”

    “其实可以把这个扩展到普通的用户身上。”

    马文武愣了愣,跟席伶伶相视一眼,才说:“什么意思?”

    “就比如,在校外买上点餐也算积分,积分到了一定的数量,也可以免押金租用自行车,甚至积分够多以后,租用电瓶车也可以。”

    “当然,这样的话,自行车和电瓶车的管理就会比较麻烦一点,现在是注册责任制嘛,将来可以在自行车和电瓶车上装上智能锁,联网解锁什么的,投放在校园四处……”

    马文武愣了良久,认真斟酌了一下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喃喃道:“如果这种形式真的可行,那么确实可以极大地刺激一大部分学生使用我们的平台点外卖……嗯,只是真的可行吗?”

    易阳笑了笑:“我之前做过一个共享单车……哦,就是这种模式,我管它叫共享单车,它的一个可行性报告,还拿过奖,下次可以借给你看看。”

    席伶伶又忍不住问:“那样的话……嗯,要增加不少单车,还要开发你说的那种智能锁,对应的移动应用……没那么多资金啊。”

    马文武沉默了,看向了易阳。

    易阳说:“可以这样,先成立一家子公司,嗯……干脆就叫校单车吧,当然这个没名字你们可以再考虑考虑,我们全资成立,然后明毫基金不是想入股我们吗,跟他说这个项目……”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