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4 章(【命悬一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等摆上桌的东西被吃得七七八八,吴普似乎才想起自己还在直播。

    吴普看了眼直播间的情况,发现白天平台一哥的推荐还在持续发酵。

    直播间的粉丝数已经涨到了二十万,目前在线人数也有好几万。

    对于一个刚开没几天的直播间来说,这样的人气是很不可思议的。

    吴普也没想到他们吃吃喝喝期间还有这么多人在看。

    他在直播间里敲出“下播了”三个字,就毫不犹豫地把直播间关了刷碗去。

    没等吴普忙活完,吴妈就打电话来问苏轼的事。

    “您刚才在看直播?”吴普边刷碗边和吴妈闲扯。

    “在看,你现在还挺火,我和你爸出去散个步,都有不少老朋友拦下我们说在网上看到你和那位‘东坡先生’了。”吴妈说道。

    吴普笑了起来。

    这就是老城区的特点,左邻右里都熟悉得很,有点风吹草动就能传遍整条街。

    吴妈也没绕弯子,直说是看了半天直播感觉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挺好,想问问吴普能不能让苏轼会不会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

    吴普想了想,苏轼这会儿还没写“大江东去”来着,让人现在唱有点为难人了。

    吴普也很好奇苏轼会不会唱,于是挂了吴妈的电话后就问陪着自己刷盘子的苏轼:“听说你们那会儿对着词牌名填出来的词,都是可以直接唱的,你会唱《水调歌头》吗?”

    苏轼说道:“会,就是和你们那首《但愿人长久》不太一样。”

    说实话,看着一千多年后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自己的词,苏轼心里挺高兴的。

    他还准备去拜读一下和自己合称“苏辛”和豪放派词人都写了什么。

    也不知辛弃疾写的词对不对自己胃口。

    “要不我给你弄个古琴或者琵琶,到时你用你们的唱法给唱唱看。”吴普给苏轼讲了讲自家老妈的想法,说是想拿来当教学素材,以后说不准能让千千万万学子都听听看。

    苏轼说道:“我倒是没问题,就怕我唱了他们也听不懂。”

    吴普笑道:“听不懂也没关系,就图个感觉。人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自发地去了解相关的东西,比逼着学生为了成绩去死记硬背强多了。”

    苏轼答应下来:“那你找把琴吧,我琴弹得还可以。”

    两人商定了弹唱的事,吴普就开始托人找合用的古琴。

    怎么说都是苏东坡自弹自唱的珍贵画面,可不能草率!

    吴普问了一圈,还真问到一把颇为适合弹《水调歌头》的琴。

    只不过那琴的主人不打算卖琴,只愿意借给自己认可的人。

    想要借琴,得先入琴主人的眼。

    吴普询问苏轼的意见:“正好约好过两天去取画,要不我们预约一下去百琴堂玩玩,看看能不能借到百琴堂那把‘奔雷’?”

    百琴堂是一位爱琴人士一手建起来的,里头仿制了近百架古代名琴,也有许多改良的新琴。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百琴堂主人手头那把“奔雷”。

    据传这把琴声音清透而有古韵,可惜四十年来仅有三个人能把它借出来弹奏,而那三个人如今都称得上是当世名家!

    苏轼最爱热闹,他觉得这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玩法非常有趣,兴致勃勃地说道:“那我就更感兴趣了。”

    既然苏轼自己乐意,吴普也就和百琴堂那边约好两天后过去接受“奔雷”挑战。

    这事儿成不成都随意,苏轼又不是接受不了失败的人。

    定好两天后的行程,吴普没再特意安排接下来两天的直播内容。

    大伙还得工作,他不能天天扔王炸,有张有弛才是最好的节奏。

    两人各自回房,吴普才开始查看今天积攒下来的科普值。

    这些科普值是观众每次获得新知识、产生“学到了”的想法时都能产生的。

    也就是说就算逮着一个人猛刷,也能源源不断地刷出来。

    昨天吴普那么一点少得可怜的粉丝,也弄到了一万科普值,今天直播了那么久收获自然更大。

    估计今天科普内容多,科普值总数居然直接给他值刷到了一百万出头。

    正好可以来个十连抽。

    吴普看到距离升级还差九百万科普值,开发新区域还遥遥无期,决定先抽一发再说。

    切入抽卡界面。

    代表着苏轼的卡目前摆在“召唤中”那一栏。

    这一栏一共有三个稀有卡槽,也就是说他目前最多可以同时召唤三张稀有卡,还不够凑一桌麻将。

    后面还有“+”号,表示可以增加卡槽数,就是代价比较高昂,一个卡槽一千万科普值。

    下一排倒是有十个普通卡槽,代表他可以召唤十个普通人过来,而且想增加普通卡槽只需要十万科普值。

    普通卡和稀有卡不一样。

    他们基本是来打工的,一般只能干自己老本行,很难像苏轼这样接受并学习新鲜事物。

    他们无法离开博物馆范围。

    吴普对着这些委婉的措辞琢磨了一会,明白了:普通卡指的是招人来打\黑工,甚至还有可能是童工。

    这些人离不开博物馆,只能勤勤恳恳帮忙干活。

    【给工钱不?】吴普和系统交流起来。

    【给的。】系统言简意赅地回答。

    吴普知道系统手里一堆黑科技,不至于在这点小事上说谎,也就没再纠结这个问题。

    吴普继续讨价还价——

    【十连抽有保底稀有卡吗?】

    【没有的。】

    【你看我家底就一百万科普值,抽完就清空了,可以说是倾家荡产来赌命了,难道不该给点保障?你这个抽卡设定不太科学啊,很难激励人玩十连抽!】

    【普通卡卡池有可能出现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物,十连抽将会增大其掉落几率,敬请期待。】

    【怎么个特殊法?举个例子?】

    【比如卡上带有“庖丁解牛”字样,该人物可以表演宰牛艺术。】

    【庖丁解牛难道不是虚构的吗?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庄子还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怎么不抽只鲲出来?】

    【宿主可在人文博物馆满级后发展自然博物馆。】

    吴普震惊了。

    难道还真有鲲?

    这世界观不太对吧?

    真要有“不知几千里也”的大鱼突然冒出来,那不秒变异兽入侵现场?

    【并不会有超自然生物出现,能使出来的特殊技能也只是人类本身能达到的高度。】系统认真纠正吴普的脑补。

    吴普放下心来。

    他还是更喜欢现在这种舒舒服服的愉快生活,一点都不想呼吁全球人类团结起来打怪兽。

    世界和平万岁!

    既然已经把十连抽规则了解得差不多了,吴普也就没再犹豫,直接选择花光手头的科普值。

    很快地,他的卡牌栏多出了十张普通卡。

    吴普注意到其中一张泛着淡青色的光芒。

    他第一时间把这张卡翻了过来。

    人物姓名:韩娥。

    特殊技能:余音绕梁。

    人物介绍:她出生在春秋时期,经过齐国时路费耗尽,选择卖唱换取食物。当时满城的人都来听她唱歌,无论男女老少都听得如痴如醉。她长哭则万人同泣,欢唱则万人皆喜,歌声往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是一位春秋时期的流浪\女歌手!

    吴普瞅了瞅卡面,还是个大美人。

    大半夜的,吴普没有立刻把人召唤过来,而是继续看剩下的九张卡。

    比起拥有特殊技能的人物,这些普通卡就真的很普通了。

    他们的名字一看就是随便起的,大抵都是张三李四王五之流,很符合古代底层小人物的身份。

    吴普先翻出的四个未成年。

    两个小书童,两个小绣娘。

    两个书童是南宋时期的,估计和苏轼能说上话。

    两个小绣娘是明朝来的,介绍就是“普通绣娘,刚刚入门”。

    吴普把剩下五张牌一口气翻完,翻到的分别是货郎、木匠以及三个农民。

    三个农民还是一家三口,夫妻俩带着个小女娃。

    这十个人的状态有七个是“极其困窘,需要工作”,剩下三个农民的名字却直接红了。

    状态赫然是“饥寒交迫,命悬一线”。

    吴普眉头一跳。

    按照苏轼的情况来看,这个状态很可能是对方的实时状态。

    要是没抽到就算了,既然都抽出来了,他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人饿死。

    吴普转到旁边的空院子,选了间空房把命悬一线的三口之家召唤出来。

    骨瘦如柴的一家三口很快出现在吴普面前。

    他们脸色蜡黄,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看起来状态非常糟糕,仿佛马上就要活活饿死。

    根据卡面提示,他们是唐朝衢州人。

    按照时间节点来推算,他们可能正经历着白居易那首《轻肥》所描述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据说那一年江南干旱严重,连灾情最轻的衢州都出现骇人听闻的“人食人”惨况。

    这诗估计用了夸张手法,但这一家三口却确确实实是饿狠了。

    吴普见三人虚弱地蜷缩在床上,立刻起身给他们一人冲泡一杯葡萄糖,挨个给他们喂了进去。

    三人脸上渐渐有了血色,见吴普竟用那通透漂亮的玻璃杯给自己喂甜滋滋的糖水,他们诚惶诚恐地说道:“多谢恩公相救!”

    吴普说:“不用谢,你们先休息休息,我给你们熬点粥,一会你们再吃点。”

    三人自是感激涕零,只觉自己仿佛到了仙境,眼前的恩公就是神仙。

    吴普把剩下七张牌先放进卡袋里,准备先把这一家三口安顿好再说。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