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什么是火星探测窗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另一科学家扬言,中国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

    这是很有可能的,2020年12月17日,中国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带回月球的钻取和表取样品,成功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月球无人自主采样返回的国家。

    去火星跟去月球也是异曲同工的。

    美国宇航局只是保守估计,在2031年前后,将火星样本运回地球。

    这样,就是保守估计,中国运回火星取样的时间计划比美国还要早一年。

    这让美国航天界压力倍增。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一直“领先”着对火星的科学探索。

    2020年,NASA(美国宇航局)制定了“阿尔忒弥斯计划”,计划在2024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然后通过月球前往火星。

    人们普遍认为,2033年时将美国宇航员送上火星,这等于确定了美国登陆火星的时间。

    有报道说,中国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类似飞碟的飞行器,时速是现代火箭的10倍以上。

    用这种飞行器去火星,根本不用考虑发射窗口,而且,其飞行时间,用原来的270余天,变为现在的15天!

    郑日强估计,火星计划就与这种飞行器有关。

    只是,这只是小道消息。大多人也没有见过这种神奇的飞行器。

    先进的飞行器,无疑给本来就狂热的民间探索团队打了鸡血。

    民间跟国有最大的差别就是冒险。一般来说,如果发射成功的概率没有达到99%,那么国有科学家就不愿担这个风险,而民间科学家,只要有50%,有时甚至是30%、20%成功的概率,也愿意放手一搏。

    冒险也好,不顾死活也罢。蓬勃生长的民间太空生力军,让官方航天机构倍感压力。他们没有章法,天马行空,无所顾忌,颇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味道。不像国家机构,顾虑重重,精益求精,往往错失良机。

    比如,科学家普遍认为,这种高速飞行器不太可能,因为快速飞行会出现音爆的情况。

    所谓音爆,是指物体运行速度接近音速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这一现象被俗称为音障。突破音障时,由于物体本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这些能量传到人们耳朵里时,会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称为音爆。

    但“民科”不是这样想的,反唇相讥说:光、电,比音速快得多了,你听见过音爆了吗?

    正统科学家就哑口无言。

    有“民科”说:有些事情我们不好理解。比如,我们会想,如果拥有光速的飞行器,一个距离地球100光年的外星球,那他们要100年了?

    但他脑洞大开:如果有了可以光速飞行的飞碟,他们到地球上来是不需要时间的,而不是需要100年!

    从下面一个事情,可以看得出二者中巨大的差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