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沙海:散兵寻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段少华心里一直对老杨有感激之情。没想到在这里又意外地见到老杨,不由得有些激动。老杨让段少华骑摩托车回桑塔木,他一会就到。等段少华在桑塔木的工棚前支好摩托车,老杨的车也到了。段少华就把捡酒瓶子和镀锌管的事给老杨说了一遍,老杨看了看镀锌管,说“这些镀锌管都是工地开工后要用的,拉到工地上就能排上用场。给你俩一人多算两个月工资吧,酒瓶子我帮你都拉走,卖多少算多少,以后让陈经理把钱捎给你。”段少华对老杨是百分之百信任的,高兴地直点头。

    老杨说,塔里木沙漠野兔子多,可以逮一些改善伙食。还教他们在这里如何套兔子:把细铁丝做成活扣,绑在红柳枝上,放在有兔子脚印的地方,兔子经过时就会自投罗网。

    老杨把米面菜卸下来,说下次再见面春节后了。段少华把村头三大爷家小卖铺的电话号码给了他,请求他回去打个电话,给爹娘传个话。梁和景嘴巴也动了动,好像有话说,最终没有吭气。

    老杨走后,段少华和梁和景仔细算了算,在这里呆到3月,就满4个月了,一个月300元,就是1200元;老杨再给两个月工资,是800元,酒瓶子能卖300元,一人150元,那么总共每人可以拿2150元。两个人都被这结果吓了一跳,反复核对无误后,在盘算这笔钱如何开支中沉沉睡去。

    1993年1月22日,除夕了,这是个大日子。梁和景一早就把套来的一只野兔子剥了皮,炒了一锅红烧兔丁。段少华焖了一锅米饭,运气加手艺都不错,软硬刚合适。两人就着兔肉,吃完饭。离家大半年了,还没有好好看过电视,两人决定今天到轮南小区去看春节联欢晚会。他们打听清楚了,轮南小区里还有人在单位值班,值班室有电视。

    五点多种,两个人洗了澡,骑着摩托车到了轮南值班室。值班室有七八个人,见到他们,得知是桑塔木作业区的,热情地又倒水又递糖。八点整,春晚准时开始,几个人被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擦皮鞋》逗得前仰后合;当阎维文唱起歌曲《想家的时候》的时候,几个人眼睛又都湿润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想家的时候很美好,家乡柳拉着我的手。想家的时候有泪水,泪水却伴着那微笑。流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想家的时候啊,不怕离家千里远,就怕让家捆住了脚和手。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不说话,爹娘仿佛走到我身后......”,这首歌唱完,七八个人倒有五六个人眼泪汪汪,其中有人更是哭出了声,哽咽着说一年没回去见父母了。段少华的心里也酸酸的,忽然感觉自己就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可是谁是黄蓉呢?段少华不禁自嘲地笑了。

    看完春晚已经半夜了,段少华骑摩托车带梁和景开了五公里多后,摩托车熄火,再也发动不着了。段少华骂了几句,两个人只好把摩托车放下,准备走路回去,好在“大火炬”就在前方,路也很熟,坚持走个八九公里,也就到了。

    当两人离工棚还有1公里时,不禁惊呆了:工棚正冒着浓烟,看样子马上就要着火了!两人急忙拿起铁锹,冲进工棚,把沙土拼命往大火炉上盖,被烟雾呛得只喘不过气。段少华突然想起来石油宿营地里有灭火器,急忙跑去拿了两个灭火器,朝大火炉一阵狂喷,火炉内火苗灭了,只有天然气发出丝丝冒气的声音,段文华关掉了阀门,惊魂未定地看了看梁和景,两个人都是一脸烟灰,你看我,我看你,带着劫后余生的痛快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天亮了,93年是农历鸡年,那一年大年初一的太阳格外动人。

    好运来了似乎挡不住。

    两个人春节过后又盯上了门口的芦苇荡。那片芦苇荡有两千平米,春天下雨就绿了,秋天刮风就黄了;这种轮回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需要大量的芦苇做“沙障”,就是用芦苇组成一个个正方形,被称为“草方格”,一个草方格约需要1.2公斤的芦苇。沙漠公路两侧,草方格带向外侧延伸90到110米,这样沙丘很难被风吹动,沙子就这样被固定住了。草方格的芦苇基本上来自几百公里外的博斯腾湖,运费就让人咂舌,为何不能把这个芦苇用上呢?

    说干就干,两个人从捡来的破烂里找出一把豁口的砍刀,一片锯片,开始了割苇子的工程。割苇子可比割麦费力多了,苇子又高又粗,割起来十分费力气,工具又不趁手,两人干了一会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只得暂时放弃了这个疯狂的想法。

    本文原创严禁转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