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辽东之行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城带着自己的五千五百人往抚顺方向前进,沈阳的老百姓和士兵们全部出来为朱由校他们送行,那个王大牛的眼睛都哭红了,就是朱由校和他一起回家看望王大牛的家人,临走的时候还给了王大牛俩百俩银子。说,赶快给我找个嫂子回来,到时候我从抚顺回来你要请我吃喜酒,王大牛就是不停的点头,那帮当兵的都羡慕王大牛,说,这个傻小子,就是对傻乎乎的笑,算入了皇太孙的法眼了。

    京城朝堂上已经翻了天了,到处都是弹劾朱由校的折子,现在东林党已经感觉害怕了,这次皇太孙在辽东大开杀戒,文官就杀了一百多,根本就不审理,只要贪污就抄家,杀头,根本就不问任何的理由,什么刑部,大理寺,根本就不理,比太祖皇帝都厉害。

    万历皇帝在御书房和方从哲商量辽东的事情,方从哲说,这次皇太孙和蒋萍一样就是这要是贪污的就砍头,抄家就八百多万俩银子,也吓人了,这帮东林党的人已经是无可救药,万历说,看来朱家就要靠这个皇太孙了,就是他把辽东的太监都杀绝了,就这一点不好,也不和我通通气,哎,现在的太监已经给皇太孙给吓怕了,谁也不愿意去辽东了,是呀,现在就是锦衣卫这帮人还好一点,不怎么贪污,那边太监也是太不像话了,是啊,贪污那么多的银子,要是到了京城也许就不会死,因为牵连的人太多了,方从哲说,要是这样的话把弹劾最多的调往辽东就行了。

    哈哈,方从哲你这个老家伙现在是越来越坏了,尽出馊主意,哈哈,那就明天大起吧?方从哲磕头就回去了,第二天起所有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到了,太监叫起,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这时东林党的急先锋左光斗说,臣有本奏,万历皇帝说,你说,左光斗说。臣弹劾皇太孙在辽东无辜杀死一百多个文官,万历皇帝说,你是说那些文官是没有罪了,那么,是谁贪污了辽东的军饷的,那三百多万俩银子去了哪里,这样你和几个人去一趟辽东把三百多万俩银子的去向查清楚,再把皇太孙押回来候审,这样锦衣卫派个百户和你一起去查,一定要查清楚。

    左光斗这个时候傻了,皇上说的没有错呀,左光斗,字遗直,一字拱之、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安庆府桐城县人。明末东林党人,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左光斗自小勤奋好学。其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被举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之后历官左佥都御史、直隶屯田事、大理寺左寺丞左光斗为官清正、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为挽救明王朝作出了许多努力,出任屯田监察御史期间,在天津实施“三因十四议“的屯田方案。还主持了西北水利空间范围内的京东、畿辅的水利屯田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左光斗领直隶屯田事,奉委通判卢象观,主持水利。左光斗出京掌管屯田事宜后说过:“北方人不知道兴修水利,一年地就荒了,二年老百姓就往外地迁徙,三年就土地全荒,老百姓也走光了。现在要想旱不成灾,涝不成害,只有兴修水利一个途径。“于是,他奏上三因十四议:一因天时,二因地利,三因人情。一议浚通河流,二议挖渠,三议引水,四议修坝,五议建闸,六议设坡,七议地势,八议筑塘,九议招徕百姓,十议选人,十一议选将,十二议兵屯,十三议种田赋额,十四议富民可以拜爵。法度井井有条,诏令全部实行,水利得到大规模兴修,北方人也才开始种稻。

    左光斗没有办法这好说,臣遵命,说着就退了下去,万历皇帝又说,还有谁,大家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应对,万历皇帝说,凡是以后贪墨军饷的不管是什么人,就是杀,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讲,还有就是辽东的近壹百万俩银子没有送到辽东就没有了,叶向高,你最好查清楚交到户部,一个月的时间,少了一俩银子就灭你的九族,皇太孙说了,你可以造反,也可以去江南去造反,我也不会派人监督你,一个月到了没有结果就灭了你九族,看看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连军饷你们都不放过,还是朝廷的大臣吗?嗯,平时对你们太宽容了,现在你们是什么都敢干,我是真的佩服你们这种要钱不要命的人了。

    高城他们来到了抚顺的东州镇,就在那里驻扎下来了。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于抚顺高尔山南麓筑抚顺城,并命名为抚顺,抚顺由此得名。汉初,抚顺西部地区属辽东郡堠城县,北部地区属辽东郡高显县。元封三年(前108年)置玄菟郡。始元五年(前82年),玄菟郡迁到新宾县永陵境内。永初六年(112年),堠城县改属玄菟郡,抚顺仍属堠城县。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割据辽东,抚顺地区仍属公孙政权玄菟郡。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