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14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门什么的就算了,成亲归根结底是两个人的事,随便拿个婚书就好,一切礼节全免。

    对此郭丰表示深深不满,熬了这些年终于扶正,结果然给他妾室待遇。只是苏怀玉十分坚持,按她的话说,不行就别结,想跟她结婚就得按她的规矩来。

    一番残酷的镇压之后,郭丰彻底服气,完全听从女王吩咐,叫向东绝不向西,叫打狗绝不赶鸡。什么都没准备,叫上媒婆拿纸婚书就完事了。

    元凤很是大方的给了郭丰半个月的婚假,婚礼可以不办,蜜月总是要度的。尤其是郭丰鞍前马后辛苦这么久,好好放松一下,也很应该。

    “外头跑了这些年,我也觉得累了,想停下来。”苏怀玉说着。

    以前总觉得自由最重要,想到哪里拿上剑就可以走。但走的时间越长,越来越累之后,她也想歇一歇。

    郭丰一直在等着她,这么多年了,成亲……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苏锦秋神情有几分感慨,一直以来苏怀玉都表现的太潇洒。突然间如此说,那种疲惫感好像是从骨头里透出来的,好累,一个人生活真的好累。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一个人走啊走,现在终于有个停靠之处。

    “那你喜欢郭丰吗?”苏锦秋问了出来,很蠢的问题,但她还是问了出来。

    现在社会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古代很多女子没办法选。苏怀玉能自由选择,她希望苏怀玉能选个自己喜欢的。

    苏怀玉倒是怔了一下,笑着道:“喜欢啊,当然喜欢,不然怎么会嫁给他。”

    要是不够喜欢,她怎么会停下来……

    媒婆选的黄道吉日,对于两人只能拿婚书的做法,媒婆表示见过穷汉子因为没钱简办婚礼的,但没想到还有这么简办的。应该说根本就没办,就是一纸婚书而己。

    苏怀玉表示很淡定,郭丰倒是欢喜的不行。拿着婚书好像他的命根似的,翻来覆去地看,还有几分得意地看向苏怀玉,好像在说,我现在有证合法了。

    半个月蜜月回来,苏怀玉和郭丰也没在王府住,长史官在王府有府邸。苏怀玉觉得太麻烦,在王府不远处买了府邸。早九晚五,时常加班,苏怀玉也时常过来玩,除了做了妇人打扮外,跟以前没什么差别。

    “孩子嘛,有了就生,没有也不用强求。”苏怀玉淡然说着。

    苏锦秋表示赞同,不赞同也不行,笑着道:“我本来还以为……看来郭长史还是需努力啊。”

    苏怀玉突然说要结婚,而且婚期很急,一应准备工作都不用。当时她和元凤都怀疑是不是奉子成婚,本来还觉得郭丰有点本事的,靠孩子上位,终是上位了。

    结果这么久过去了,苏怀玉一点消息都没有,那就表示他们完全猜错了。

    苏怀玉不由看向苏锦秋,道:“这么久了,你仍然一点消息没有?元凤怎么说的?”

    “他能说什么。”苏锦秋不自觉得叹口气,道:“谁想自己绝后呢。”

    一直以来元凤的表现,绝对不是新潮丁克族。他对小孩子虽然没有很期待,但至少不是很厌烦。

    就是没有孩子,想想当初凤池无子,永昌皇帝急的那样。现在元凤无子,根本就没人提这事。

    日子继续不咸不淡的过着,转眼到三月,先是穆六娘传来好消息。虽然是头一胎,却是意外的顺利,进产房两个时辰生下一个女儿,母女平安。

    婆子到王府道喜,苏怀玉也在,两人都十分高兴。苏锦秋一直算着日子,道喜的东西早就准备好,连忙让婆子都带上,跟苏怀玉一起先过去看看。穆六娘刚生产完,产婆喂了汤已经睡下了。

    苏锦秋看了看孩子,白胖的女儿,奶妈已经喂过奶,不哭不闹十分乖巧。贺将军也已经从衙门回来,看看穆六娘,又看看孩子,也十分欢喜。

    穆六娘才生产,苏锦秋和苏怀玉只是过来看看,也没有打扰太久。回府后就开始整理洗三以及满月酒的贺礼,回想当年她刚进穆家时,也没打算跟穆六娘深交。但这些年相处来下来,却是意外的投缘,或许这就是缘分。

    到了洗三当天,苏锦秋早早起来,早饭过后,丫头们侍候更衣。

    魏公公突然走进屋里,看看苏锦秋,神情有几分欲言又止。好一会才道:“启禀王妃,今天乃是春闺放榜之日。”

    “噢……”苏锦秋正在穿衣镜前站着,随口道:“我记得府中没有爷们参加春闺?”

    春闺与国家朝廷当然是大事,但对后宅女子来说,家中无人去考,也就没有关心的必要。

    “王府里没人应考。”魏公公连忙说着,神情显得更加犹豫,一副不敢说的模样。

    苏锦秋这才看向他,问:“出什么事了吗?”

    家里都没人应考,不管是考上还是作弊被抓,她都关心不着。

    魏公公低头小声道:“宋……宋思宗二甲第五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