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5 太让人意外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胡广一听,心中一乐,要是你拿毛笔出来,我还真要出丑呢!

    他当即接过纸笔,笑着道:“没关系,鹅毛笔是吧,用起来简单的很!”

    汤若望一听,微微有点惊讶。自己所遇到的那些贵族中,都是对这鹅毛笔用不惯的。

    这么想着,就更想瞧瞧胡广怎么用这鹅毛笔。手中不停,忙着给胡广磨墨。

    一看胡广拿笔的姿势,汤若望马上明白他是真的会用。不过胡广没用来写字,而是用来画画了。

    只见胡广盘膝坐在车中,弯着腰,开始连续画画。

    他画的东西,都是他所能知道的高产农作物,比如番薯,土豆,玉米等等。

    特别是土豆,更是最为急需的农作物,原因无他,现在小冰河时期,土豆都能成为俄罗斯的主食,那么在中国北方种植肯定不在话下。

    画完之后,他用手指着图,描述着这些农作物的形状,特征,最后带着期待的神情问道:“你游历过那么多地方,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离得最近的地方又是哪里?”

    胡广只是记得,在明末这个时期,这些东西在欧洲肯定是已经有了。但他就怕汤若望说只有在欧洲见过,那可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谁知汤若望哈哈地笑了会,才对他说道:“亲爱的胡,你怎么这么着急这些东西,就怕没有?”

    在他和胡广接触的这段时间,胡广留给他的印象,一直是沉稳之人,一点都不和他的年龄相符。现在见他终于不再沉稳,不由得有点开心。

    胡广见汤若望没有直接回答,不由得催道:“不要东拉西扯,这些东西对我很重要!”

    这也不能怪他如此激动,来一趟延安府,意外遇到汤若望。要说自己想要知道的这些东西,谁最可能知道,毫无疑问,必然是这个从西方过来的洋人。

    如果没有他,自己想要获得这些信息,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要是有了这些农作物的信息,自己努力推广开来,那么这一路上见到的灾民,可能就会少死很多人。倒毙在路边的饿殍,人吃人的惨剧,都不会再发生!

    胡广再沉稳,想象到这些情况的改变,也无法再沉得住气!

    汤若望见胡广这样子,也就不再耽搁,当即拿起一幅幅的画,指着里面的农作物一一做了回答。

    玉米,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崇祯初年,在陕西汉中已有种植。

    番薯,在福建已有种植,江浙、上海一带也有部分见到。离这里最近的,据汤若望所知,应该是在京师徐光启的农庄里。

    至于土豆,在大明帝国境内,汤若望也是只在徐光启的农庄里见过。

    ……

    胡广听得自己一拍大腿,怎么就忘记了徐光启这个明末的科学家,农学家了呢!他好像搜集了非常多种类的作物,最后还写成了《农政全书》。

    看来等陕北的事情有个稳定后,自己一定要去一趟京师才行!

    正想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听声音,好像还不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